社会力量,推动河南阅读新发展

文章来源:《教育时报》2008年4月11日“视点”第三版

核心提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个民族的阅读史。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国家的“新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年级的基础阅读量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的发展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推进。作为一个人口大省,河南一直在倡导阅读,致力于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和书香社会的建设。除了学校,河南的社会组织也在进行阅读推广工作,其成绩令人欣喜,其经验值得推广。

    4月的河南,风舒云展,草长花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这清香和“书香班级”博客评选活动带来的“书香”融在一起,缓缓沁入河南人的肺腑,绵长而悠远。和着这清香,记者走进了此次活动,全面解读社会组织的阅读推广经验。

班级博客:推广阅读的新形式

         “书香班级”评选活动是河南校讯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校讯通”)借助网络这一媒介以“班级博客”的形式开展的, 2007年12月下旬开始,2008年3月上旬结束,历时三个月。全省700所学校的1400多个参赛班级都在校讯通网站(www.xxt.cn)建立了自己的班级博客圈,老师通过博客给学生推荐阅读图书,并进行阅读方面的指导;家长可以和老师在博客圈中随时交流孩子的阅读情况;学生在博客中纷纷记录自己的阅读收获,老师和家长的在线点评更是提高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和阅读写作水平。

    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2007级5.3班班主任赵瑛老师在博客中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在线点评,班级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都可以分享这些评论,促进孩子和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该班有位学生的爷爷、爸爸、妈妈都参与了进来。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参赛学生家长邢女士,她说:通过班级博客圈,女儿的读书笔记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家长的点评,女儿看到有这么多人关注,很高兴,几乎不看电视了,每天都捧着书津津有味地读,写作的兴趣也提高了。

    据校信通公司总经理张赞民介绍:目前网络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本次活动是把网络技术和基础教育事业结合起来的一个新尝试。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方面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可以就阅读、学习和生活感悟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能够分享省内专家和名师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还培养了孩子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工作的习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主要是通过老师的合理引导,营造集体阅读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并且带动家长参与进来,促进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的建设。

    本次大赛评委之一、全国优秀教师丁保先认为:青少年接受新生事物快,有着张扬的个性,所以利用他们普通喜闻乐见的“建个人网页、写博”形式,能够充分调动青少年参与的积极性。青少年都希望把网页作得别具一格,写的博文能够吸引更多的欣赏者,所以都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充分展示个人才能。同时,以班级为单位的参赛形式,使得班内每位成员主动自觉地强化了“合作精神”,共同为集体荣誉而努力。另外,家长也融入孩子的赛制中,与自己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努力。

   丁老师说:在河南,“素质教育”理念虽然已深入人心,但在中国教育二元化的背景之下,“素质教育”大部分时间仅仅限于一种理念,所以,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少年个人,不得不面地现实,这就导致阅读市场仍然孤掌难鸣,没有良好的社会导向性氛围。另外,看似万能的网络在快速满足孩子们某种认知需要的同时,也变相抵弱了青少年对书籍的渴求,导致阅读意识淡薄,主动性差。此次“书香班级”博客评选活动,是社会组织对阅读的传播和倡导,也是一种推广阅读的创新举动,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

综合阅读:拓展知识背景

   在阅览此次活动细则时,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条标准:阅读范围广泛,除了文学类图书,阅读书目对数学、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学类书籍,人物传记、历史等社会科学类书籍均有所涉猎,如文学类书籍之外的其他书籍占总书目的10%即可得满分。少于10%,可根据阅读书目质量酌情扣分。“新课标”中对课外阅读范围的要求则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虽然如此,在活动中,老师的推荐书目里名著、儿童文学等文学类书籍居多,历史、科普等方面的书较少。第二届河南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开封求实中学校长张建平认为:这一现象说明了教师对孩子读书的引导有些过于狭隘,还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者。其实,广泛的阅读能够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知识背景,提高孩子的学习理解能力;能够发展孩子的思考力和想象力,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塑造孩子的性格。而此次活动细则规定的“广泛阅读”给广大的教育工作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应尽力地为孩子们读书创造条件,为扩大孩子们读书的范围提供阅读基础和阅读环境。

   不过,有一些学校和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这点,西平县柏城镇初级中学2008年初1.4班的推荐书目中包括有《美的历程》《文心雕龙》《罗丹艺术论》《物种起源》《相对论》等,既有艺术又有科学。

    对此,周恩超老师这样解释:目前,谈到阅读,人们联想的往往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文学阅读的能力,而是一种以文学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希望借助此次活动能够引导孩子广泛涉猎各方各面的书籍,不断提升综合阅读能力。

教师引导:家校协力促阅读开展

   教育学讲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三个方面的教育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弥补的。对于入学前的孩子来说,家庭教育占据重要作用,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随着孩子进入学校,学校教育的作用日益增强。而学校教育的执行者教师是受过教育学和心理学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士,他们一方面承担着直接教育孩子的任务,另一方面还承担着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任务。
   在阅读方面也是这样的,老师一方面需要教授孩子阅读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就要帮助家长提高阅读指导能力。

   郑州市黄河路第三小学2007级6.4班本次活动获奖班级之一,该班班主任丁老师在帮助家长提高阅读指导能力方面是这样做的:每学期丁老师都会选定班级共读书目,然后指导学生反复研读,批注,写读后感,在对原著人物赏析后进行再创作,绘制连环画,配文,并且要求家长为孩子所编的图书作序。校讯通教研中心邱萍老师从理论上给予了解释:在反复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是一项很有趣的创造性活动,这些活动符合儿童期望展示自己才能进而获得他人赞赏和认同的心理特征,因而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在进行再创造时,会不自觉地对书籍内容和思想反复揣摩,加深对书籍的理解;家长参与作序,也需要对书籍进行阅读,并在阅读的基础上和孩子进行交流,引导孩子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汲取书中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的阅读能力都在不断提高,同时,促进了亲子间的沟通,加深了亲子间的感情。
    丁老师的一位学生“花落无息”(校讯通网站博主)写了一篇《爸爸为我而读书》的博文,文中写到丁老师布置了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并写读书心得的作业,从来不读书的爸爸偷空就翻着字典啃着书。而以前,她给爸爸讲自己读过的书的内容时,爸爸总是呆呆的听着,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感觉自己和爸爸之间好像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爸爸读书后,他们之间终于有共同的话题了,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文化路第一小学2007级5.3班采用的是“三方共读”的方法引导家长参与,就是老师、家长、学生共读一本书。班内7~10个学生及其家长为一小组,设学生小组长和家长小组长,通过两位小组长带动组内其他学生和家长参与,加强了学生、家长间的交流和合作。该班班主任王水凤老师说:网络为班级阅读的开展搭建了一个便捷的平台,经过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愉快合作,5.3班已经形成了浓浓的阅读氛围。

    据悉,本次活动中1400多个参赛班级带动了近7000个家庭进行阅读。邱萍老师说:“我们希望通过班级阅读带动家庭阅读的开展,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同时,借助学校和家庭的影响,推动社会阅读的开展。我们坚信,只要不遗余力地推进,最终整个河南,甚至是整个中国都将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中。”

建图书馆:以书为奖创浓郁氛围

    本次活动共评选出100个优秀班级和170位获奖个人,奖品均为优秀图书,这些图书将用来建立“班级图书角”和“家庭图书馆”,让阅读活动能够长期持续下去。

    据了解,除了此次“书香班级”活动,校讯通还曾举办过暑期征文大赛、博客大赛等五次阅读推广活动,每次活动的奖品都是图书。此外,校讯通日常的所有评选活动,比如每周一评的“博腕儿”,博谈客论的状元文得主等,都是以图书为奖品的。

     谈到设立图书奖品时,周恩超老师说:“对于学生阅读问题,林语堂先生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读非书,无书可读,不许读书,书读不好。我们倡导建立‘班级图书角’和‘家庭图书馆’,就是为了解决林先生所说的前三个问题,为孩子提供大量的优质的图书资源,为孩子创建一个阅读的氛围和环境。”

    本次活动评委之一安阳市健康路小学副校长、《中国教育报》2007“读书周刊”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姚晓静,在评选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河南的青少年阅读因为“书香班级”的活动向前迈进了可喜的一步,它有力促进了河南教师、学生、家长的阅读,为河南的学校、家庭、社会营造了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

    国家重视阅读,倡导建设书香社会,规定每年的12月为“全民读书月”,而4月也有两个读书节。记者在这个读书的月份里写下一支社会力量的阅读推广经验,以期呼吁河南所有重视教育、热爱教育的社会组织、教育机构、家庭和个人能行动起来,同心协力致力于阅读的发展,进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关链接 :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各学段课外阅读的要求如下(片段摘录):

     第一学段(1~2年级)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3~4年级)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5~6年级)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第四学段(7~9年级)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中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包括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文学名著、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  

    国外阅读情况:

    世界经合组织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对其成员国的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这项调查因为其权威性极高而被称为“教育界的奥林匹克”。调查的结果按各国的阅读状况分为五级,第五级为最高,即阅读后进行思考和质疑。调查结果显示,世界排名第一的是北欧的芬兰,亚洲排名第一的是韩国,而中国在此项调查中排名很低。另有资料显示:以色列每年人均读书55本,俄罗斯50本,美国44本,而我们中国只有4本。   

     在推广阅读上,美国的孩子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英国则提出“要利用班级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中的读物”,法国选择了在假日中心建立课外阅读会场……这些发达国家都结合国情创建了各具特色的课外阅读平台,为促进少年儿童的阅读采取了积极的行动。

(记者:刘肖)

      
帮助信息

版权所有:河南校信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